根据学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安排,近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申欣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强化人才建设支撑”为题为机关党委第八党支部讲授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申欣用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五部分论断开篇明义:“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他围绕“如何理解新时代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怎样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怎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三个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国内和国际相关照的三个维度解构和阐释了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统筹安排、一体部署,用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三个“第一”,强调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深远意义、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高教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方位和奋斗坐标,为学校办学、人才与创新高地建设,提供了思想引领、理论依据和奋斗方向,给与会人员上了一堂深刻、厚重的专题党课,令大家深受启迪、倍感激励。
他在阐释“如何理解新时代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时强调,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是应对新时代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重要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战略支撑,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思维。他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更加强烈。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教事业发展,要深刻把握科教兴国战略的历史逻辑,深刻认识新时代科教兴国战略的使命任务、总体部署,既要把握好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的内在逻辑、有机联系,发挥好中国式现代化“蓄水池”“主阵地”“内驱力”作用,又要讲究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他在讲授“怎样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时指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战略基石,是应对风险挑战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必然选择,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他强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要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着力推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前沿研究,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早日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科技强国。
他在讲授“怎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时强调,“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 “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人类科技史表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他强调,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 必须明确战略布局,抓好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必须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夯实强国根基。
观照校情推进工作时,他指出,学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结合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科产融合、科教融汇的枢纽和关键点,肩负着特殊重要的责任与使命。他以学校组建跨学科创新团队自主设计研发全自动一体化浒苔打捞装备,完成规模化黄海绿潮打捞海试工作,以及学校首次选育完成江苏省唯一的国家贝类新品种青蛤“江海大1号”为例,指出我校在基础研究有基础、应用研究有作为。他强调,我们要更加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和区域地方发展需要,有组织深化政策供给,在务实管用上下功夫,有组织推进平台(团队)建设,在创新平台(团队)上下功夫,有组织推进科技创新,在强基提质上下功夫,有组织深化社会服务,在构建生态上下功夫,有组织做好科技管理,在常态服务上下功夫,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调研成果运用和转化工作,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研究型海洋大学,在服务海洋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全体同志参会。支部书记、科学技术处处长戴红伟在主持党课时表示,本次党课既有党的创新理论的高屋建瓴、宏阔指引,又有立足校情提升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务实谋划、前瞻思考,让大家学出了忠诚信仰、学出了本领素养、学出了使命担当。希望与会同志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努力把学习成果运用到干好本职工作、推动学校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