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 首 页>>科研平台>>海洋经济与文化>>正文

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

时间:2017年03月24日 20:47    来源:    作者:    阅读:

2016年11月,原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在淮海工学院设立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基地设立以来,学校依托海洋馆、涉海科研平台等资源,发挥学校人才和智力优势,在普及海洋知识、塑造海洋文化、弘扬海洋精神、增强公众海洋意识等方面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海洋馆成为靓丽名片

“前面这条大鱼叫中华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一种在长江中孕育,大海里成长的神奇鱼类,它在地球上生存了近1.4亿年,是现存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堪称"水中活化石"。”“这些鱼都属于鲨鱼,谈到鲨鱼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恐惧,影视作品中也给我们展现了张着大嘴满嘴利齿的鲨鱼的凶恶形象。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鲨鱼的种类繁多,94%的鲨鱼是不伤人的。”……这是“小海鸥”讲解员在海洋馆为观众讲解的场景。

淮海工学院海洋馆建于2007年,集海洋生物标本收藏、海洋知识科普教育、海洋科研与教学于一体。海洋馆分为生物展区和地学展区,生物展区分为原生类区、贝类区、甲壳类区、鱼类区、藻类区。镇馆之宝有:中华鲟、恐龙蛋化石、巨形单晶体水晶等。目前收藏各类生物标本1200多号,矿石标本800多件,已成为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的重要依托,学校普及海洋知识、加强海洋意识教育的重要基地。

海洋馆自开馆以来,参观海洋馆早已是淮海工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的“必修课”。2016年学校遴选优秀学生组建“小海鸥”志愿讲解团,负责海洋馆讲解工作,现有固定讲解员7人,截至目前,共开展海洋馆参观讲解任务50余场,接待来宾2100余人。观众们由衷感慨:“不仅观赏到了神奇美妙的海洋世界,而且拉近了与这些可爱海洋生物的距离,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海洋社团变身教育平台

学校现有蓝色海洋协会、生命海洋协会、水族协会、小企鹅海洋保护协会等专业海洋类社团7个,秉持打造海洋特色校园文化理念,积极开展“海苑论坛”“蔚蓝探索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

水族协会开展独具特色的社团活动,如观赏鱼爱心寄养、水族知识竞赛等,建立了学校观赏鱼养殖管理平台。生命海洋协会开展了保护海洋签名、“蓝色训练营”等活动。蓝色海洋协会每年组织30名左右的同学前往连岛景区和在海一方景区进行净滩活动。“小海鸥”志愿讲解团在每年海洋科技周期间,与连云港市区小学开展“手拉手——小学生走进海洋馆”活动,对小学生进行海洋意识科普和启蒙。

学校自2015年起开办蓝色大讲堂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行业领袖、优秀校友等,为大学生开展专业培训和学术讲座。截至目前,蓝色大讲堂已经举办13期,培训和讲座涵盖了国家海洋权益和海洋战略、海洋文化等方面内容,为同学们创造了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拓展了视野。

海洋文化营造育人环境

近年来,学校致力于弘扬海洋精神,传播海洋文化,提升海洋意识,精心打造海洋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努力形成优良的育人环境。

学校确立了新时期“淮工精神”为“勤勉自强敬业奉献山容海纳守正求新”。“山容海纳”凸显学校面向海洋办学的特色,体现海纳百川、登高望远、虚怀若谷、兼收并蓄的宽阔胸怀,蕴含学校面向行业、面向海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

自2016年起,围绕“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学校每年筹办并组织一期海洋科技文化周系列活动。首届海洋科技文化周以“关注海洋健康、守护蔚蓝星球”为主题,举办了海洋学术论坛、海洋科普讲座、海洋知识竞赛和涉海实践活动等,组织50多名大学生开展“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和人工鱼礁投放”活动。2017年第二届海洋科技文化周开展了“大手牵小手——海洋科普教育暨海洋馆开放周”“海洋船舶模型科技展”“清洁海岸志愿服务”“沙滩艺术节”等19项活动,着力营造浓厚的海洋文化氛围,增强了广大师生的海洋意识。

“海星杯”海洋知识竞赛是学校全力打造的海洋特色校园文化精品活动,包含了校院两级赛制。两年来,海洋生命与水产学院叶琦、王业群代表学校参加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分别获得个人组二等奖。

5年来,学校共组建涉海社会实践团队32支,活动内容覆盖了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灾害预防、海洋科技研究、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文化调研等多个方面。通过社会实践成果展示、优秀团队评比交流等形式扩大影响,较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提升了学校社会影响力。

分享到: